2022-01-23

綠色思維|ESG是什麼?對企業有什麼好處?

Post by Marketing Evonne, Updated on January 23th, 2021


Sensor※ESG於2005年提出

相信近兩年,ESG絕對是很關鍵的話題。

而在企業組織裡,該從哪些方向去定位自身企業的ESG?


先從字面簡譯來說:
E環境(environment)
S社會(social)
G管理、治理(governance)

    ESG它就像是一個狹義的整體概念,簡單來說就是企業對環境、社會、公司治理的具體實踐指針。 跟前身1999年提出的CSR(企業社會責任),這是指廣義的概念。

    CSR就像是,早期企業認為能達到企業永續,也才能貢獻社會責任,會以慈善捐助、公益行動、成立基金會的做法,即是當時所謂的企業永續1.0。 歷經了快20年變化,目前的ESG則是像企業治理永續3.0。 跳脫以往,以慈善公益為主軸,演變成一個有完整的整合策略,以ESG的三個面向,考量內部人員、治理與外部環境的關係。 不過,兩者都是全球企業努力的方向,也能提升在各方面的競爭力。


對已經穩健的企業角度來看ESG

      談談以企業角度來看ESG的順序:會先是由下而上的順序執行G →  

 

G管理、治理(governance)

對內的治理,從跟董事會的經營,及企業是否穩定、有無持續成長的優良體質。

S社會(social)

對社會而言,對內人員是否有足夠關懷、人員流動率低、男女比率平均、及各種訓練是否完備,是否做到回饋社會。


企業在兩個方面都做到了,即可以思考對外部的E環境(environment)企業可以開始檢視,在營運上沒有問題,環境上可以開始做怎麼樣的改善?例如:節能減碳、綠電、轉型。



Sensor


對企業而言,既然營運上都沒有問題,為什麼還要這麼麻煩去了解ESG永續呢?利害關係人這麼多,做這些對企業來說又有什麼好處?

     再來談談有哪些利害關係人,如下: 消費者、政府、企業本身、投資人、銀行

以消費者的角度來說

現代的消費者,透過樣本收集有將近7成的民眾,都會傾向希望能透過企業、品牌商的引導,而達到環境保護的購買行為。尤其在疫情的加劇下,此番思維的轉型浪潮,想必是真的非常需要重視的。

以政府的角度

我國在2020年5月,新就任的金管會主委黃天牧,就大力推動企業治理永續3.0。可想而知之後很有可能將會開始分階段的強制,要各大企業跟中小企業也都能跟進,或者也很有可能會把所有的企業都列入公司治理評鑑考察。

企業端的角度

近10年來,我國幾家知名大型企業中,也都已經做更多的資訊揭露。在年報、符合國際標準的永續報告書、網站等等的,揭露更透明的永續訊息。
(我們也在自家的官網上透露出這樣的消息,我們將持續關注國際上對地球環境保護的脈動)

對投資人的角度

對已執行ESG的企業來說,相對對企業本身是非常有幫助的。國內、外投資人也都會將以此去評估,是否繼續投入資金、企業形象也都會有更好的提升。

金融機構、銀行端

銀行端以後更是會嚴謹的評比是否借貸,對有執行永續ESG的企業祭出更多的獎勵措施。 例如:如企業有減少目標排碳量、或完成了哪些ESG標準,即可減少償還金額、利息更低、貸款成數更高等等獎勵。 對還沒做環境永續的企業,也將會慢慢宣導做綠色轉型。以往是企業方如果財務面是健康的即可以貸款,往後可能將會有更嚴謹的評估。因為就在2019年銀行也簽署了『責任銀行原則』來規範銀行,懲罰機制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將會訂定出來。


而我們供應鏈端,做ESG對中小企業而言有什麼效益?

      在環境上的照顧及友善,相對的在與其他供應商對原物料的取得,可能就會更穩固一些。也能影響到之後的企業體質更趨穩健、獲得較多訂單、更多資源。外資、銀行、股東、評比上也都獲得更多支持。如果發現長遠以來,自身是做高污染產業,也能趁這一波的環境趨勢考量產業的轉型,也會是很好的方向。

雖然這些改善的黑暗期會很長,及改善了也不一定立即就感受到效益,但如果是以長遠來看,及早微調還是對企業體質非常有幫助。



現況歐盟各國雖然都還在研擬條約,在我國政府還在多方評估公平正義之下,再對照自身企業規模、文化差異。先在組織裡有階段性的思維調整慢慢推行,為自身企業爭取更多時間、跟更多資源到位。就不用等到往後一次強制時,一次到位的陣痛期。


 


Talk|星陶科技 Ceradex Sensor:

我們已在(O2)Sensor技術邁入第25年,氧傳感器(O2)Sensor可以從氧氣中計算碳排放問題。

 

詳細客製、合作相關問題歡迎聯絡我們